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 > 正文

熊猫吃肉吗为什么(大熊猫的演化介绍)

  • 生活
  • 2022-11-24 09:24:01
  • 620

熊猫吃肉,熊猫是杂食性动物,牙齿既有臼齿也有犬齿,臼齿符合植食性需要。犬齿符合肉食性需要,熊猫吃地鼠和田鼠,一般不吃虫子。大熊猫以竹类为主食,从食性上看,似乎应该划入“草食动物”之列。然而以其消化道的解剖、生理特点以及物种进化的观点来分类,它们却是道道地地的肉食动物。

大熊猫的演化

我国科学家在目前大熊猫生活的区域发现了一具史前大熊猫的化石,据分析,该化石来自于800万年前的始熊猫。相对于大熊猫而言,始熊猫体型较小,只有大熊猫的1/3,而且始熊猫全身颜色灰不溜秋,没有如今大熊猫黑白分明的颜色。

之所以会这样,是因为在800万年前始熊猫并不是当时的顶级掠食者,在当时它所处于的环境中,生活着体型硕大的剑齿虎,以及好斗的独角犀,还有数量较多的原始鬣狗等。在这种环境下,始熊猫需要伪装色来保护自己。

依靠着猥琐发育,始熊猫存活了下来,并演化成了小种大熊猫。和始熊猫相比,小种大熊猫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。

此时的地球已经迎来第四纪大冰期,而秦岭一带由于南北各有高大山脉阻隔,使得来自寒冷区域的水汽无法到达这里,因此秦岭以南地区成为了当时的生物避难所。

此时有大量生物从其他各处来到这里避难,不仅有许多食肉动物,还有许多食草动物。在生存竞争压力下,小种大熊猫开始依靠竹子为食。

其实竹子并不是适宜食用的食物,这是因为竹子营养价值低,且纤维较多,依靠竹子很难填饱肚子。但由于此时当地竹子众多,而且竹子恢复速度快,再加上其他动物抢占了大量生态位,以至于它们只能依靠竹子为食。

我们知道,始熊猫曾经是食肉动物,而食肉动物的肠道较短,食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。这也使得小种大熊猫在消化食物时,植物难以在体内长时间停留,以至于微生物还未完全将营养物质分解,食物残渣就被排出体外。

所以大熊猫只能拼命吃,每天吃10多个小时以上才能够获取足够的食物生存。

再者,由于第四纪冰期的到来,使得生物竞争严峻,以至于很多生物因为无法适应环境而灭绝了,其中包括剑齿虎、蓝田人等,而依靠吃素的大熊猫却存活了下来。

由于当地已经没有了大熊猫的天敌,所以大熊猫在演化时可以保持较大的体型,也抛弃了保护色,开始出现了黑白分明的颜色,此时就演化成了巴氏大熊猫,体型更大,看起来更强壮,但却是素食主义者。

更重要的是,由于没有天敌,所以大熊猫逐渐舍弃了食肉动物的奔跑速度和灵敏度,演化成了憨态可掬的大胖子,不仅行动迟缓,就连吃东西都一副懒洋洋的样子。